【温馨提示】
《新乡文史论坛》,集文学与史学于一身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,新乡人自己的《旧闻新知》
微信公众号“lfx1215ifeng”,长按下方二维码,选择“识别图中二维码”关注“新乡文史论坛”
信箱lifengxian009@163.com
总编辑:楚国农夫
微信:nrawbz1215,欢迎踊跃投稿并提供素材。
【组图】解密卫辉市各乡镇及村庄地名之神秘由来
本论坛,点滴记载与传承新乡历史文化
尊敬的读者朋友您好,非常感谢您的不离不弃!
尊敬的读者朋友您好,非常感谢您的不离不弃!
楚国农夫 原创
泛一叶扁舟,回溯历史长河。最摄我心魄的,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村一故事。
蓦然想起古老的汲城遗址,想起曾驰名天下的卫辉府,想到望京楼。
风乍起,日落黄昏际,在卫辉下园、郭全屯、南司马中驱车不停穿梭的我,目之所及这片古老的大地,总有种奋笔疾书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悲伤。
诚然,古汲县每一段历史,一如是断了线的纸鸢,无人懂就任其消散。化为一缕炊烟,岁月将其搁浅,又拂史篇,又怕其越走越远。
卫河波澜不惊,她仿佛荡涤过历史的滚滚尘埃,任凭后人遗忘!
散荃染别离,落苕抑割舍。尽管我的世界,只有一叶孤帆,其间辛苦,却不曾廊桥沉沦,我立誓要惊起卫河流里那道最美的波澜!
--题记
上回讲到太公泉镇各村名来由,今再讲其他村名的几个史源。
先说唐庄镇吧。
1/唐庄
来到这个地方,我恍若看到无数的山西移民步履蹒跚翻山越岭千里跋涉的画面!
山西,三晋大地上活跃的是张仪、公孙演的合纵连横;流传的是荀卿的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”;颂扬的是介子推的松柏气节,云水情怀;李渊太原起兵缔造大唐帝国!王翰一曲凉州词道出先民内心的淳朴民情,王绩一首野望,展山西静逸安闲之景。而悲愤的则是洪洞大槐树下老鸹窝,一字一情,句句诉说着思念故土的情;古往今来,山西门口下,多少离别,多少送别情,多少泪水洒故土。
唐庄的前身是前吕续村,由于明初洪武年间山西移民迁来唐姓最多,遂改为唐家庄。今简称为唐庄。
与此同理,一组组人家排开来,姓秦的,姓崔的,或姚郝侯娄赵,秦庄、崔庄,刘沟,姚庄、郝庄、侯庄,明初移民亦然。
而今已划归新乡凤泉区的山彪村,其村名很有趣。据考证唐时其名三羊村,由于村西有一座万虎山,人们迷信怕虎吃羊,便更名为山彪矣。
娄召,原名康庄,元末村民逃亡,明初时有山西移民娄、赵两姓迁此,名娄赵,清乾隆时期演变为今名也。
仁里屯亦如是!即任、李两姓也,初名任李屯,后演变为仁里屯了。
除了以移民大户姓氏名由的,还有以下几个来源:譬如盆窑,原名裴窑。
明初裴姓迁此,因挖窑定居,烧盆为业,清乾隆年间改盆窑。石骆驼,则确实有仅露半身的石骆驼,以此名村。
有同音异体的,譬如双兰,据传该地有一庙,内有用石头凿的一对蓝子,建村后取名双蓝,后演为双兰;石屏村,以前村东有座庙,庙脊有一石瓶,村后名云石瓶村,后为石屏。
且说几个跟历史人物有关的村庄!
(1)郭全屯,则是因纪念一个里长郭全。据说洪武二十四年(公元1391年)的迁民碑载,山西泽州有民110户迁此,里长郭全,故名。足见郭全屯在当时是个新村。
(2)官庄村则与明潞王有关,史载其曾在此建有观苍亭,即:去坟地途中休息的地方,故名官庄。
潞王朱翊镠,穆宗朱载垕第四子。与万历同母,二岁时受封潞王。潞王16岁时,万历皇帝即拨款40万两白银为弟弟在卫辉造潞王府(在今望京楼、卫辉市一中),同时配备官属。21岁时,潞王到卫辉就藩,途中费时2个月,耗银20万两。就藩前,他的皇帝哥哥就将京城的大量房产、店业赏赐给他,史称“王店、王庄遍畿内”;就藩后又封给他土地4万顷,成为“诸藩之首”。
万历四十二年(1614)孝定太后崩,讣告到卫辉,朱翊镠悲痛不已,不久即病逝。年四十六岁。谥号简王。葬于新乡市凤泉区潞王坟乡境内。
(3)河洼村:据传明将胡大海扎营于此,名胡家洼,清光绪间,因夏季积水成河,改为河洼。
胡大海是个一等一的将军,朱元璋手下五虎上将之一,起于微末,大字不识,但是他气度过人,手下将士无不尊崇佩服。另外,胡大海还很有识人之能,刘基、宋濂、叶琛、章溢等谋士,都是他向朱元璋举荐过的。
这位有武德的将领,不是战死沙场,也不是死于政敌,他的最后结局竟是被俘虏杀死,岂不悲哉!
(4)三司马:
起初我很好奇,不知唐庄镇因何会出现大司马、东司马和南司马,问问当地的亲友,皆不知所云,我料想肯定与大司马这个官职或西晋东晋司马宗室有关!有幸最近查找了卫辉府志,便茅塞顿开。
大司马村的来历有四种说法:
一说它是西周时期掌握军政大权的司马休父籍地而得名;
二说它是秦朝末年殷王司马印屯兵的地方而得名;
三说它是西汉时期司马迁孙子的四大怀药种植园而得名;
四说它是三国时期魏国司马懿屯兵的地方而得名。
20世纪30年代,大司马村南有个大坑,有人在坑南沿挖土时,塌下一批土,露出一个人的骨架,村里许多人都看见了,此人身高八尺,头大如斗,头上还有一铜箍,手握一把宝剑,宝剑上刻有“休父”二字。
故,大司马村为司马休父居住遗址。
2/柳庄
时间关系,柳庄,笔者只谈谈与人名有关联的若干村落吧。其他乡镇,按例如此。
柳庄,确实出现个赫赫有名的文化人,即柳下惠。据柳公墓碑载,该乡镇为柳下惠故里,故而,以姓名地,并非有些传言所说的因柳树成阴而名也。柳下惠,展氏,名获,字子禽(一字季),谥号惠,后人尊称其为“柳下惠”或“和圣柳下惠”。
柳下惠是百家姓“展”姓和“柳”姓的得姓始祖。
柳庄之焦浩屯,是因明初山西移民焦浩然迁此建村,其颇有号召力,后人念其功德,则简名焦浩屯。
同理,李进宝屯,则是因里长叫李进宝的缘故。
王彦士屯,据传武王伐纣时,大将王彦实曾屯兵于此,以人名地,清嘉庆时改为王彦士屯。
吕绪屯:实为李绪屯,明初山西移民李绪建村有功,后来李姓外迁,吕姓兴起,遂改为吕绪屯。
3/安都乡
据传辽国萧银宗曾陈兵于此,临时安下都城,故称安都。
斜道村:明万历时,潞王想在此扎坟,村民要价低,潞王认为地介不高定是穴道不好,因此名穴道,后演变为斜道。
杨井村:据传宋将杨延景在此扎过营,并挖一水井,明初李姓建村,取名杨家井,简为今名。
在杨家将小说、戏曲及民间传说中,杨延昭是杨业的第六子,故称杨六郎,杨延景一名是民间流传时的造成的变化。
潞洲屯村:一说潞王治藩卫辉时,曾周游本村,名潞周屯,后演变为潞州屯。
4/顿坊店乡
明、清时通京大道经此,店铺作坊分布道旁,村北里许有一墩台,建村后名礅坊店,后演化为顿坊店。
甘庄村:明初山西移民陈太迁此,名陈太屯;清代,陈姓衰落,甘姓兴旺,改为甘家庄,后简人为甘庄。
吉营村:清时在此驻军,首领姓吉,建村后名吉家营,后简为吉营。
比干庙村:该村有比干庙,建村后以庙名村。
5/孙杏村镇
明万历年间从山东迁来孙姓在此落户,门口长棵大杏树,故镇名。
曲里:据传为卫国大夫蘧伯玉入里,简称蘧里,蘧、曲谐音,简为曲里。
清《河南通志》和民国《河南新志》俱载:在卫辉府城西北卅里君子村,蘧伯玉居此故名,村北有蘧伯玉墓,又有蘧大夫庙。
《卫辉市志》古墓葬载:蘧伯玉墓位于城西十六公里,君子村北一公里许,墓前有清康熙廿五年(公元1686年)知府杨茂祖之立石。
关于汲城古城遗址,本人写的很详细,还有图片,感兴趣的同志,可在本平台上查阅。
贺生屯:明初山西贺中士迁此定居,名贺中士屯,清乾隆年间改为圣屯,后演变为今名。
七里铺:古代为驿站,因距府衙七华里,叫七里堡,后改为七里铺。
张武店:元时该地为通京大道,道旁有张、武两姓设的店铺,故名。
写着写着,又半夜了,明天还要上班,其他就探源乡镇吧。
6/后河镇
该地原有一小河,阴、王、消、余诸姓在河北岸定居,名后河。
顺便补充一点,后河之赵庄,相传潞王为其爱婿赵景跃所建的庄园。
据传,潞王欲另择一地筑皇城,因万历帝严查甚紧,故未建,其形成村落,故名该处为皇庄。
7/庞寨乡
为防洪,防匪,筑有土寨,因庞姓聚居,名庞家寨,清乾隆时简名庞寨。
西六位:据传该村为唐代柳毅故里,原名柳毅屯。清时该地设过卫所名柳卫,因卫字太繁,写为柳位。
8/李源屯镇
隋末反隋将领李源曾率军驻此,组织村民筑寨,曰同心寨。建村后以李源命名。
9/上乐村镇
据上乐村徐氏家谱,明洪武年间,山西移民徐姓迁此定居,在长堤上,取名上落村,后雅化为上乐村。
黄甫:据传殷纣王时,黄飞虎曾住次,后来黄归周,立下战功,人们为纪念他,以人名地,后来转为皇甫。
黄飞虎作为《封神演义》中的人物,商武成王。在小说《封神演义》中,黄飞虎家族七世忠良,在商朝世居高位:黄飞虎的父亲黄滚是商朝赫赫有名的镇边老帅,黄飞虎被封为镇国武成王。为雪商纣王调戏并逼死其夫人之耻辱,黄飞虎经过了五关,他亲率一千家将,偕同二弟、三子、四友投降姜尚讨伐纣王,被封武成王,与姜子牙率兵直逼朝歌,后被商朝大将张奎杀死。封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,五岳之首,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。
闳夭:闳夭,他与散宜生、太颠等共同辅佐西伯昌(姬昌)。为周大将,曾在此驻扎,后人以其名名村。
10/倪湾
原名鄘城,元末村人多逃亡,明初山西移民倪姓迁此,因在卫河弯曲处,取名倪家湾,后简为今名。
毛楼:正德年间,监察御史毛鸿之弟兄在此建楼房,名毛家楼,简为今名。
11/城郊乡
李良屯:据传明正统十三年进士李良曾在此居住,故名。正统,即明英宗朱祈镇年号。
河园:该村靠近卫河。
唐岗:以前村西有一水潭,村北有一土岗,建村后名谭岗,唐谭谐音,演变为今名。
下园:原名西园,为明路王府菜园,西下谐音,讹为下园。
写至这位王爷的菜园子,我不知那个落寞的王爷当时是怎样一个心情。我匆匆行驶而过,一瞥眼,只看到的是红绿灯狡黠的色流,那应该是古韭菜的遗存。色泽浓厚的交通柱子,沉着得如同立体,笔触奔放狂野得如同无情的剑戟。
明代万历那个年代故事频仍,驰骋于名利场上的冯浩、万历、张居正以及王爷的母亲李太后,又多些北中国的荒原,强悍与苦难汇合,流泻到了下园的废墟里。
忆往昔,当大明工匠们正在这些园窖雕栏玉砌的时候,南方的大学士张居正,在破残的家园里喝着闷酒。张先生喝的不知是什么酒,其心里流荡着的无疑是烈酒,没有什么芬芳的香味,只是一派力,一股劲,能让人疯了一般,悲怆而去。
张居正的结局,与朱翊镠很相似,只是比较而言,张的故事更冷,更诡,更残忍。
注:本编辑将陆续发表"新乡四区八县一村一故事",敬请关注,谢谢!